45 杀鱼

有十七个调查点说“治鱼”,有二十个调查点“杀鱼”、“治鱼”都说。有的发音合作人认为“治鱼”跟“杀鱼”词义稍有差别。“治鱼”指用刀刮去鱼鳞,“杀鱼”则指用刀剖开鱼腹。

东北端的沺泾、湘城说“锯鱼”,“锯”读白话音[kᴇ]。有的发音合作人说“锯鱼”专指杀小鱼,杀大鱼仍说“杀鱼”或“治鱼”。

查看城乡系列的资料来源

发表在 城乡差别系列 | 标签为 , | 留下评论

44 老鼠

全区主要说“老虫”和“老鼠”。

东部说“老丝”。“丝”跟“师”同音,都读[sɿ]。我问当地人如何区分“老丝”和“老师”。当地人告诉我“老丝”的“老”读阳上,“老师”的“老”读阴平,原来用“老”字变读来区别词义的。

查看城乡系列的资料来源

发表在 城乡差别系列 | 标签为 , , | 留下评论

43 麻雀

说“麻雀”的地区,“雀”字大部分读[ʦʰiɑʔ],也有的调查点读不送气的[ʦiɑʔ]的。

“麻鸟”的“鸟”一律读[tiæ],不读[ȵiæ]。

查看城乡系列的资料来源

发表在 城乡差别系列 | 标签为 , , | 留下评论

42 螺蛳

大部分地区说“螺蛳”,西部有六个乡说“蛳螺”,可能是受邻县无锡的影响。

洞庭东西两山也说“蛳螺”。

查看城乡系列的资料来源

发表在 城乡差别系列 | 标签为 , | 留下评论

41 种豆

东部说“陈豆”,“陈”读[ʐən],本字待考。

有的发音合作人认为“扦豆”和“种豆”词义上有差别。大面积地翻地下种叫“种豆”,只是在屋前屋后,路旁、墙角边种少量的豆叫“扦豆”,因为下种时使用工具“扦子”的缘故。

查看城乡系列的资料来源

发表在 城乡差别系列 | 标签为 , , | 留下评论

40 栽秧

北部说“莳秧”,南部说“种秧”,南北交界处“莳秧”、“种秧”都说。

南部洞庭乡(东山)说“种田”,比较特殊。一般说,“种田”的概念要比“栽秧”大,把“栽秧”说成“种田”,那其他农活如“斫麦、掼稻”等怎么说呢?

东山的农村干部告诉我,说是东山农业生产主要靠果园,生产杨梅、枇杷、桔子、核桃、梅子、银杏、茶叶等,至于水稻的耕种面积那是很少很少的,耕作也不讲究,只要把秧栽下去就成了,因此“栽秧”这活儿就叫“种田”。

查看城乡系列的资料来源

发表在 城乡差别系列 | 标签为 , , , , | 留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