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9 镰刀

东部说“䥛子”,西部说“大䥛”,北部和南部都说“䥛”。“䥛子”是农村必备的小家具,城区因为不种地,用不到这个工具,所以中年以下的人不知“䥛子”为何物,只有请教老年人,才能了解到“䥛子”这个词。

查看城乡系列的资料来源

发表在 城乡差别系列 | 标签为 , , | 留下评论

38 蚯蚓

苏州城区及西部、南部的洞庭东西两山和东北部四个乡说“曲蟮”,其余地区说“曲泥”。

西北部说“曲泥”,苏州城区说“曲蟮”,中间过渡地带有五个乡说“曲泥蛄”或“泥蛄”。

查看城乡系列的资料来源

发表在 城乡差别系列 | 标签为 , , , , | 留下评论

37 马铃薯

马铃薯是近几十年来开始在苏州全区种植的,因其形状象山芋,又像芋艿,因此有的地区叫“洋山芋”,有的地区叫“洋芋艿”。

从地图上看,苏州城区说“洋山芋”,但周围的乡都说“洋芋艿”,最远的四个角上又说“洋山芋”。

查看城乡系列的资料来源

发表在 城乡差别系列 | 标签为 , , , | 留下评论

36 南瓜

大部分地区的说法比较一致,都叫“南瓜”。

北部沺泾、湘城两个乡说“番瓜”,那是受邻县昆山的影响。

西山三个乡说“饭瓜”。“饭”读[vᴇ],“番”读[fᴇ],声母清浊不同,很容易区分。

查看城乡系列的资料来源

发表在 城乡差别系列 | 标签为 , , , , | 留下评论

35 玉米

大部分地区说“御麦”。根据苏州地方志记载,说是此物曾经进贡给皇帝,所以叫“御麦”。东部的胜浦乡说“番麦”,那是受邻县昆山的影响。

洞庭西山人认为“玉米”这词当地话跟北京话完全一样,其实不然。“玉”在苏州全区都读阳入[ȵioʔ]。西山人说[ɦy mi],只能是“御米”,而不是“玉米”。

南部渡村乡说“御蜜”,“米”[mi]变读“蜜”[miəʔ],舒声变成入声。

查看城乡系列的资料来源

发表在 城乡差别系列 | 标签为 , , | 留下评论

34 辣椒

东部和北部和南部两个乡说“辣茄”。这些地区也有“辣火”这个词,是指用红辣椒加工做成的辣酱。

苏州城区说“辣火”,把红辣椒加工做成的辣酱叫“辣火酱”。

查看城乡系列的资料来源

发表在 城乡差别系列 | 标签为 , , | 留下评论